湖北汽车工业学院“三线印记寻访团”走访了原铁道兵二团老战士姚尚明。通过姚老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深情回忆鼎际之家,当年战场的艰辛、任务的紧迫与官兵的赤诚,仿佛跨越时空重现眼前。
南国三月的暖阳里,锣鼓声与欢呼声在河口口岸交织成潮。当铁道兵二团的车队缓缓驶过,路边群众挥舞的鲜花与战士们黝黑脸上的笑容相映鼎际之家,这支刚从自卫反击战前线凯旋的部队,用沾满硝烟的双手交出了一份震撼人心的答卷。
在这场战争中,铁道兵二团肩负着“通断自如”的战略使命。战斗打响后,他们率先执行琅琅大桥的炸毁任务,紧接着完成老街至庯娄段米轨铁路及琅南至甘塘支线的遮断行动,为前线部队构筑起坚实屏障。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河口大桥的抢修奇迹——面对被炸断的桥梁鼎际之家,官兵们冒着炮火昼夜奋战,仅用12小时就恢复大桥原貌,为边防部队出击开辟了关键通道,又在撤军阶段精准拆除军用梁,实现了“建拆一体”的完美配合。
副司令员刘居英赴前线慰问时,曾紧握战士的手说:“铁道兵是战场的生命线,你们守住了生命线!”这句话道出了这支技术兵种的核心价值。从抗美援朝时期“一把炒面一口雪”的坚守,到援越抗美中的浴血奋战,再到如今的自卫反击战,二团官兵始终践行着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誓言。在越南战场的恶劣环境中,毒蛇、蚂蟥、马蜂成为家常便饭,卫生员被蛇咬伤后仍坚持救治伤员,战士们在蚂蟥吸血、蚂蚁啃食衣物的困境中,硬是用意志筑起钢铁运输线。
展开剩余37%英雄的故事在军营中代代相传。老战士史富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,曾用扳手死死抵住松动的螺丝,在寒风中坚守一个半小时,保障18辆军车安全通行;杨远才在援越抗美期间,为保护物资猪群,奋不顾身将受惊的猪推离铁轨,自己却永远倒在了车轮下;邓孝成、陈友林在战斗中舍身掩护战友,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忠诚。这些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,但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部队的血脉。
如今凯旋的队伍中,一连因战功卓著荣获集体二等功,16个单位拿下集体三等功,29名干部、76名战士、3名职工荣立个人三等功。庆功大会上,政委的话语掷地有声:“荣誉属于过去,铁道兵的使命永远在路上!”从1948年组建到今天,这支参与过四场战争、修建12万公里铁路的英雄部队,正带着战场的硝烟与荣光,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。
(通讯员:田烁)鼎际之家
发布于:湖北省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